英乌22.6亿贷款协议,
- 43
- 2025-03-02 14:05:32
- 41
随着英首相约翰逊的辞职,西方国家对乌的支持力度会随之降低吗?
俄乌之战己有三个多月,仔细分析应是美西方点燃的,道理很简单,就是要消耗俄罗斯,使其成为世界二三流国家,从此失去抗衡美西方的实力。
美国无疑是幕后操纵者,只赚不赔是惯用的手段。二战后的很多战争无一不是如此。他的军工产业早已成为国内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美国的军事盟友也分三六九等,首推同为撒克逊-盎格鲁的同脉,无论美国做得对错都是坚定的支持者,如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均属于此类。他们都是美国在俄乌之战时的坚定盟友。
但人算不如天算,澳大利亚换了新总理,英国首相约翰逊面对国内的压力,辞去首相职务已成定局。早已对俄乌之战就有的新、老欧洲的不同规点浮出水面。
况且乌克兰每天要靠美西方的几十亿美元的支撑,这是美国不得不思考且无法长期做到的远虑。
美国本身经济就不景气,其国内债务就是美国一年的生产总值一一GDP的一点五倍。继续向一个关联不大的国家注入大量物力是不划算的。
预期可见,美国抛弃乌克兰是时间早晚的事。树倒猢狲散,经济早已不景气的老欧洲国家应早有准备。
西方是一个资本主义社会,本来以为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结果是俄罗斯越打卢布越升值,西方算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降低对乌援助与约翰逊辞职无关,就算他不辞职,最终也只能劝和。还有几个月冬天就到了,西方熬得住吗?金毛下台与俄乌之战完全无关。
美主导的北约成员国,还是会支持乌克兰,给资金、给武器、提供情报,但欧洲国家的日子也不好过:通货膨胀,能源紧张,民众生活压力山大!
所以说,随着时间的持续,这些北约国家也会降低支持,这是必然的结果。
另一个原因是, 这些国家都明白,乌克兰不可能打过俄罗斯,支持的目的就是耗尽俄罗斯。
枪打出头鸟!约翰逊的辞职(被迫),意味着欧洲各国领导人都要掂量掂量支持乌克兰的后果!后续对乌克兰的支持力度会逐步减弱。
约翰逊之所以被迫辞职,表面上原因是去年的聚会门,以及今年对咸猪手下属的袒护,其实深层次原因就是英国民众对新冠疫情以及俄乌冲突以来的高通胀强烈不满!
说白了,约翰逊新冠疫情没有治理好,还紧跟美国,利用乌克兰同俄罗斯对抗!
新冠疫情中,约翰逊领导下的英国是第一个躺平的大国!
结果没有搞成“群体免疫”,反倒让新冠病毒放任自流,英国成为欧洲感染数字,死亡数字最高的三个国家之一,连约翰逊自己都感染新冠,在医院里过了两天。
严重的新冠疫情直接后果,就是让英国的供应链出现中断,导致商品流通不畅,引发很多商品要么缺货,要么大涨价!百姓苦不堪言。
新冠疫情好没有完全过去,俄乌冲突又来了!
约翰逊多次批准对乌克兰的金钱和武器援助,并且两次跑到基辅给泽连斯基打气!为的就是凸显英国紧跟美国的步伐,不仅利用乌克兰来军事打击普京和俄罗斯,还从经济上制裁俄罗斯!
就和当年布莱尔跟着小布什去打伊拉克一样,约翰逊还想着目标达成后,英国能多分一杯羹!
没想到,普京推出天然气卢布,一举让美西方的制裁失效!
俄罗斯经济不但没有崩溃,1到4月份还有1.1万亿卢布的盈余!这让俄军有充足的资金去打俄乌冲突,乌克兰军队则节节败退,军事打击和拖垮俄罗斯的计划破灭了;
利用乌克兰拖垮俄罗斯的计划没有完成,更可怕的在后面!
因为俄乌冲突和对俄罗斯全方位制裁,让欧洲的能源供应发生了危机!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国家,普遍缺少石油天然气,这让居民吃够了苦头:
汽油短缺,价格飞涨,出门都要计算一下用多少油,花多少油钱;
石油天然气短缺,发电厂无法维持,电力供应紧张,电力价格暴涨;居民做饭的天然气紧缺,价格也暴涨!
这一系列紧缺和暴涨,导致英国和欧洲都面临持续的高通胀!受苦受难的自然是民众,英国民众早就对约翰逊不爽了。
所以约翰逊被迫下台也是迟早的事。
约翰逊就是一面镜子,欧洲国家领导人都希望能避免出现约翰逊那样的结局,症结就是支持乌克兰导致的严重后果;
加上乌克兰自己不争气,军事上一败涂地,作为支持者的欧洲各国,当然心里有个小算盘,乌军扛不住,我们还有必要这么一直投入金钱和武器给乌克兰?到头来普京胜利在望,回头还不知道怎么收拾我们呢?
考虑到未来严重的后果,欧洲国家当然必须逐步降低支持乌克兰的调门和力度了。
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是不是?
你对此有看法?
谢邀!西方国家三场峰会下来,无不例外都是在聚焦着乌克兰危机四伏的议题,如何面对北约借机扩充30万兵员,如何面对乌克兰号称招寡退役士兵百万随时准备着反攻收复失地,这都是摆在西方国家领导人面前的两道难题,北约要扩张壮大,乌克兰加大筹码的力度向西方国家施压,如何去填满这两个烧钱的无底洞,都是,说起容易做到难的假议题。
近日来,西方国家的通货膨胀,疫情阻击战持续的反弹,燃油民生的需求紧张,都有如芒在背针刺般的刺激着西方国家政客的神经,英国首相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不顾现实采取先稳乌后稳内的反常策略游戏规则,才导致民众的不信任,最后不得不低头认输辞职。
英国援乌,首相的不称职以开了先河吃了恶果,毋庸置疑的是其它的西方国家领导人对乌克兰的援助必然有所收俭,两难选其一,他们必然会先稳内保住权力,处理好当务之急,后才视乌克兰局势而定,支持的力度必然会降低,秋去冬来能源才是它们迫切需要解决的利益问题,这才是它们继续执政缓解民生压力的唯一出路。
以上是我个人的见解。
美军撤出曼比季,面对土耳奇强大攻势,库尔德武装投靠叙利亚政府是不是最佳选择?
库尔德人也是一个比较悲催的民族,和犹太人类似,千百年来被人欺负。本人比较同情。但是世界就是个丛林法则,没有办法啊!
现实就是如此残酷,美国特朗普政府己经决定从叙利亚撤军,实际上抛弃了库尔德人。库尔德人面临困境,向叙利亚政府军靠拢也是一个比较现实的考虑,库尔德人和巴沙尔实际上也算是难兄难弟了。尽管也有报道法英二国支持库尔德人,但是连超级大国美国都甩锅了,过气的二流国家更是靠不住。
所以库尔德人应该低调啊,用中华的话说就是韬光养晦,整合内部,广交朋友,坚决反击土耳其为将来民族真正独立积蓄力量。
面对美国的遗弃和土耳其的围剿,库尔德选择投靠叙利亚政府,当然不是最佳选择,而是别无选择的选择。
叙利亚战争爆发伊始,库尔德并没有追随其他叛军攻击叙利亚政府,保持观望态度。后来,IS开始攻击库尔德,欲占领库尔德地盘,于是库尔德向lS宣战。随着俄罗斯介入,IS和其他叛军节节败退,而在西北部的库尔德越战越勇,被美国所看中并予以资助和支持。随着库尔德做大做强,其野心也越来越大,己不满足保卫家园,而是要扩张地盘,掌控粮食和石油资源,直至建国。战争爆发前,库尔德要求扩大自立权,提高石油利益分成等要求,并没有得到政府支持。
随着战局变化,土耳其和俄叙伊联军逼到了西北部,土耳其要消灭库尔德,俄联军要让库尔德将占领的地盘吐出来。
在美国庇护下,土耳其大军被止步于曼比季,而叙利亚政府军被压制在幼发拉底河彼岸。随着土耳其施压,美国两害相权,终于向土耳其妥协,宣布撤军,撇下了库尔德。库尔德当然知道对战土耳其,无疑是以卵击石,便开始寻求保护伞。土耳其首选的是欧洲北约国,如英法。先不说英法在中东地区打不赢土耳其,就是有能力对打,也不会因为一个小小的库尔德去得罪土耳其的,毕竟土耳其的战略位置对欧洲来说也至关重要的。
那么,剩下来还能有谁替库尔德挡子弹呢?以色列?沙特?能力有限且鞭长莫及。也只能靠叙利亚政府了。
之所以说是别无选择的选择,还在于,叙利亚政府军替库尔德挡子弹,当然不是无条件的,交换条件或者说最终结果,是库尔德必须把占领的地盘全部还回叙利亚政府。这就等于库尔德拚死拼活抢来的地盘将化的乌有,白牺牲流血了。
可是,有别的更好选择吗?回到原点总比灭族下地狱要好吧?
土耳其对于曼比季是垂涎已久,不过这个美梦终究要破灭,如今叙利亚政府军已经进入了曼比季,这也是在2018年土耳其开始橄榄枝行动之后的一个重大的变化。从2018年1月20日开始,土耳其就悍然进入了叙利亚展开所谓的橄榄枝行动,而这个行动的目标就是要彻底消灭库尔德武装。刚开始土耳其军队的行动势如破竹,很快就攻占了叙利亚北部城市阿夫林,不过东进的土耳其军队在曼比季停留了下来。
土耳其对于库尔德武装是恨之入骨,这是由于在土耳其境内的库尔德工人党是土耳其政府定义的恐怖组织,库尔德人谋求独立已经不是一年两天了,包括在叙利亚,伊拉克的库尔德武装一直希望建立一个横跨土耳其,叙利亚和伊拉克的库尔德人自己的政权,所以土耳其试图消灭库尔德武装就理所当然了。
在12月1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从叙利亚撤军,而这个举动得到了土耳其的欢迎,实际上土耳其在叙利亚行动的受阻就是来自于美军的压力。从2014年9月份开始,美军进入了叙利亚,当时的理由就是打击极端宗教武装和恐怖主义。如今随着美国宣布从叙利亚撤军,土耳其就可以在叙利亚肆无忌惮的打击库尔德武装分子了。
在土耳其的重重压力之下,库尔德武装倒向叙利亚政府是唯一的选择,从实力看库尔德武装根本就不是土耳其军队的对手,之前是由于美国的压力,土耳其没敢继续向东推进,未来随着美军的撤离,库尔德人聚居区的格局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明哲保身的库尔德武装只能选择新的靠山了。
美国希望库尔德武装并入叙利亚军队 这样土耳其将会同叙利亚产生矛盾和不信任,甚至发生冲突,这样土耳其也有借口长期留在叙利亚,美国再背后支持土耳其,彻底将土耳其重新推入美国。叙利亚和俄罗斯不会看不透这一阴谋的。
库尔德武装失去强大的支持后,最好办法就是回到从前的样子,通过谈判放下武器,土耳其撤军。土耳其不可能将叙利亚的库尔德人全部消灭或迁移。他没那么大能力,国际社会也不会同意的。